Search

「今日出院啦,番去食乜都得啦!」我對坐在床上的叔叔說。

這裏是老人科復康病房,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「今日出院啦,番去食乜都得啦!」我對坐在床上的叔叔說。

這裏是老人科復康病房,一早回來我便開始巡房。面前的叔叔只有40多歲,在這裏卻也住了幾星期。

叔叔本來一直健康,有一份挺不錯的工作,不幸地他十多年前被發現腦內長了一個腫瘤,手術雖然成功把腫瘤切除,但認知卻出現嚴重障礙,既不能恢復工作,連照顧自己也成問題,要由媽媽協助起居日常,日間只能到訓練中心做些輕巧工作。

今次叔叔因為跌倒和神志混亂入院,在腦外科動了個小手術,穩定過後便轉來復康病房繼續治療。

「早晨呀,有無唔舒服呀?」

「X你,唔好攪我,我要搵媽媽!」X是什麼字請自行想像。

還記得剛轉來復康病房的時候,他每天就是這樣,更無奈的是他在腦外科病房時因進食問題被插上了胃喉。。。認知能力已經不佳,而且既不在自己熟悉的環境,又見不到本來日夜一同生活的親人,加上被插上胃喉,那種燥動可想而知。

說話能力維持,他做的手術也不會影響吞嚥功能,他為什麼要插胃喉呢?如果沒有特別原因,當然不想一個40多歲的叔叔一直插着胃喉;就算之前在腦外科真的有這個需要,我們心意也希望想點辦法讓他自己進食。

這個時候,當然需要言語治療師的協助。

想不到言語治療師來到評估幾次,叔叔也並不太合作。不是不肯張開口,就是對治療師說粗口作反抗!連初部評估也做不了,怎知道他有沒有嗆到的風險?

怎麼辦好呢?情況顯得有點困難。一直插上胃喉,叔叔當然不想;不插胃喉,又暫時不能確定叔叔有沒有吞嚥問題。

有一天我走到他身旁問他: 「做乜你做評估時唔擘大口食嘢呀?你唔肚餓咩?想食啲乜呀?」

叔叔呆了一呆,等了等,張大眼對着我說:「我想食紅豆冰、蛋撻、至少大家樂啲魚柳飯啦。」他竟然這樣對我說!

難得見他如此清晰,我立刻叫同事拿給我病房裏現成最好吃的東西---- 蘋果蓉。蘋果蓉又香又甜,起碼較為容易入口,加上果蓉屬餬狀食品,吞嚥時嗆到的機會較低。

眼見他一手拿着匙羹,一口一口把蘋果蓉吃下去,也沒有嗆到的跡象。我也當堂舒了一口氣。。。

原來不是不想吃,是有揀擇不是每樣東西都肯吃!可能治療師評估時叔叔心情又不是很好,水加凝固粉又沒有味道,叔叔連張開口也不願意了。

自此我們讓他嘗試用口進食,吃得不好就補充胃奶。叔叔媽媽知道後也好像如釋重負似的。媽媽年紀也不小了,現在獨力照顧兒子都感到非常吃力,如果她還要在叔叔出院後處理餵胃喉奶,她也不知如何是好。

接着幾天,叔叔食量一般,最愛就是甜吃,媽媽買來的蛋撻吃光、芝麻糊肯吃、奶也有喝一點。

一天,他突然拔掉胃喉;縱然食量一般,我們也大膽決定不再插他胃喉了,全天讓他自己進食。同事也很細心盡量安排他喜歡的甜食給他,香蕉、甜奶、咖啡,就是想他多吃一點。

試過他不吃早餐,我問他原因,他就說要吃大快活。人當然喜歡有選擇,尤其在食這個事情上。

在外什麼也可以吃,當然比醫院更理想,我們見他食量穩定下來,平衡各樣風險,也跟媽媽商量,決定讓他今天出院了。

看着他不用胃喉出院,我們整個團體也很高興,最重要是叔叔既能恢復口腹之樂,照顧他的媽媽也輕鬆得多。

在復康病房工作,就是能看到這種團體共同努力而得到的一點成果。

這就是日常工作的滿足感和原動力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http://books.mingpao.com/cfm/bookinfo.cfm?CategoryID=43&TitleID=4402 http://books.mingpao.com/cfm/books.cfm?Path=editor_323.htm
每日遊走醫院的大夫,很多所見所聞所感所想希望跟大家分享
View all posts